城市心出版日期 |
出版期數 |
文章題目 |
作者 |
2019年09月 |
第十八期 |
編者的話 |
陳敏斯教授 |
|
|
如何在不負責任的世代中 作個負責任的基督徒領袖 |
馬文藻博士 |
|
|
不要被仇恨支配自己 再思「和理非」 |
陳敏斯教授 |
|
|
「離堂會」肢體盼望的愛與同行 質性研究初步結果 |
柏祺城市轉化中心 |
|
|
離堂會質性研究的啟廸 — 培育門徒、「去公司化」 |
陳劍雲牧師 |
|
|
牧養新概念 |
譚銘駒傳道 |
|
|
2019全城轉化起動日 |
本刊記者 |
2019年05月 |
第十七期 |
編者的話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「留堂會、離堂會」問卷調查研究發佈—初步報告 |
柏祺城市轉化中心 |
|
|
回應「離堂會」調查 問對問題比找到答案更重要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牧養「離堂會」信徒 |
胡志偉牧師 |
|
|
堂會外的聖徒相通 - 回應「離堂會」現象 |
呂慶雄博士 |
|
|
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、紐約市實驗之行 |
李素鳳傳道 |
|
|
共享領導下傳承使命 |
李志輝博士 |
|
|
「教牧學博士」、與我何干! |
何志滌牧師 |
|
|
「留堂會、離堂會」問卷結果發佈及座談會 |
本刊記者 |
2018年12月 |
第十六期 |
編者的話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不需要道歉的護教學—在受宗教困擾的世界裡述說上帝 |
Elaine Graham |
|
|
「留堂會」、「離堂會」的現象和研究 |
許家欣 |
|
|
將感動化為行動 - 欣賞式探詢 (Appreciative Inquiry)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如何關心內地教會 |
呂慶雄博士 |
|
|
香港青年人從本地教會轉移到國際教會 |
施力高博士 |
|
|
讀書扭轉了我的領導生涯 |
賴淑芬博士 |
2018年08月 |
「全城轉化起動日」特刋 |
編者的話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究竟香港有多少基督徒? |
許家欣 |
|
|
一個催化福音影響香港的運動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創新與聯繫 — 精神情緒困擾有出路 |
黃葉仲萍博士 |
|
|
教會與社會公義 |
普京 |
|
|
信仰與工作 —上帝的介入 |
陳茂偉 |
|
|
大型佈道會的再思 |
區展秋 |
|
|
合一禱告:城市轉化的基礎合一禱告:城市轉化的基礎 |
鍾潔儀 |
|
|
城市轉化的新路徑——香港社創/社企的發展與神學反思 |
謝思熹 |
|
|
心意更新,與青少年同行 |
趙碧琪 |
|
|
媒體創作事工啟導靈性轉化 |
何詠嘉 |
|
|
行公義、共結網、助脫貧 |
馬秀娟 |
|
|
敢於成為創意的社會房屋締造者 |
劉旭東 |
|
|
職場教會興起 |
馮廸恩 |
|
|
化感動為行動:踐行社群 |
紀治興先生 |
2018年05月 |
第十四期 |
編者的話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「全城轉化領導日」 一個以褔音影響城市的現代催化劑 |
馬克.比亞博士 |
|
|
希望的展示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教會作為公義倡議者 |
聶東尼牧師 |
|
|
「創新與聯繫」 精神情緒困擾有出路 |
黃葉仲萍博士 |
|
|
生活壓力:傳道人妻子如何面對? |
鄭蘭芳博士 |
|
|
被神轉化後 深深領略城市轉化的重要性 |
林希娜博士 |
2017年12月 |
第十三期 |
編者的話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信仰為本的轉化型領導力概念 |
紀治興先生 |
|
|
職場事工再對焦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為中國困境兒把把脈,給良方 |
賴淑芬博士 |
|
|
從泰姬堎到瀕死家:印度之旅選記 |
普京 |
|
|
興起!長者職場婦女 |
謝安琪博士 |
2017年05月 |
第十二期 |
編者的話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往城市世界這奇妙旅程上的決定性時刻 |
柏祺博士 |
|
|
開展新理程 |
陸輝院長 |
|
|
城市轉化 一 妄想?理想?夢想?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城市轉化:做好當下 |
司徒永富博士 |
|
|
走進馬尼拉--見證城市轉化的福音工場 |
劉旭東 |
|
|
使命人生 |
張崇德博士 |
2016年12月 |
第十一期 |
編者的話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為城市求平安 |
提摩太.凱勒 |
|
|
香港還有希望嗎?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以「使命商道」實踐「城市轉化」 |
紀治興先生 |
|
|
「整全事工」帶來「轉化」 |
鄺偉文博士 |
|
|
城市轉化:由傳媒開始 |
本刊記者 |
|
|
落地的信仰:職場轉化由家庭開始 |
王仕雄博士 |
2016年09月 |
第十期 |
編者的話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領導就是喚醒生命靈性化的生命力領導 |
古倫神父 |
|
|
與領袖談「心」 |
呂慶雄博士 |
|
|
營商事工 (Business as Mission) – 關我乜事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與歷史對話 與文化同行 非一般的聖地行 |
希望 |
|
|
城市轉化:由兩代真心對話開始 |
馬文藻博士 |
|
|
退而再修:事奉再翱翔 |
黃崇護牧師夫婦 |
2016年05月 |
第九期 |
編者的話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本地職場事工的六種主要模式 |
胡仕揚先生 |
|
|
轉化與領袖的持續學習 |
呂慶雄博士 |
|
|
城市轉化不可欠缺的土壤信仰與工作的融合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踏上「營商宣教」之路 |
管鮑 |
|
|
轉化城市:從不一樣的「黃金歲月」開始… |
本刊記者 |
|
|
兩極化發展中的中國教會 |
李志剛牧師 |
2015年12月 |
第八期 |
編者的話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持續的靈性—轉化型領袖的不止息動力 |
蔡貴恆牧師 |
|
|
是誰耗盡?──基督徒事奉及工作狀況調查2015 |
呂慶雄博士 |
|
|
情緒健康的領袖-- 回復恩典中的節奏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「反思對談」與家庭更新轉化 |
林何述群博士 |
|
|
從個人轉化到城市轉化 |
紀治興先生 |
|
|
轉化生命的工作 |
林以諾博士 |
2015年06月 |
第七期 |
編者的話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上帝看重誰的工作? |
保羅·史蒂文斯博士 |
|
|
WhoseWork Matters To God? |
Dr R. Paul Stevens |
|
|
跟隨者的時代 |
呂慶雄博士 |
|
|
領導唔易做-跟隨者更難?!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馬尼拉之旅 — 教會轉化貧困社區 |
賴淑芬博士 |
|
|
決志信耶穌的神學反思 |
莫樹堅牧師 |
|
|
轉化城市,須由人開始 |
陳國平牧師 |
2015年01月 |
第六期 |
編者的話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為城市帶來轉化的領導 |
呂慶雄博士 |
|
|
城市轉化的起點 |
紀治興先生 |
|
|
生命的覺醒 – 感恩中的美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何竟相爭不相愛? |
許志超博士 |
|
|
會說話的石頭 |
王大為牧師 |
|
|
由爬蟲變飛蟲至會飛的爬蟲 |
吉中鳴牧師 |
2014年09月 |
第五期 |
編者的話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最後,我們準備好要成為服務型領袖了嗎? |
史達偉博士 |
|
|
Are We Ready, Finally, to Become Serving Leaders? |
Dr John Stahl-Wert |
|
|
你也可以成為服務型領袖! |
李漢傑 |
|
|
不一樣的學習 |
陳鏡榮博士 |
|
|
國度領袖多面體 |
吳婉玲 |
|
|
以巴糾紛對城市轉化的啟迪 |
本刊記者 |
|
|
城市場景與教會更新 |
胡志偉牧師 |
2014年04月 |
第四期 |
編者的話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經商為德 |
李察.赫傑遜博士 |
|
|
Virtues in Business |
Dr. Richard Higginson |
|
|
進退兩難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今日基督徒領袖面對的問題 |
呂慶雄博士 |
|
|
歷史的啟迪 |
林希娜博士 |
|
|
創新與創業 |
楊榮軒博士 |
|
|
堂會扶貧之反思和實踐 |
林誠信牧師 |
2013年11月 |
第三期 |
編者的話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因有人的「創新」,我還活著 |
保羅·史蒂文斯博士 |
|
|
I Am Alive Because Someone Innovated |
R. Paul Stevens |
|
|
社會創業的七扇窗 |
李志剛牧師 |
|
|
為什麼領袖缺乏影響力?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嶄新的中國教會 |
李盛強牧師 |
|
|
服侍貧窮人‧實踐整全使命 |
鄺玉婷博士 |
2013年06月 |
第二期 |
編者的話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家書 |
柏祺博士 |
|
|
Letter |
Dr. Ray Bakke |
|
|
我的城市事工心路歷程 |
陸輝院長 |
|
|
從職場轉化到社會轉化 |
司徒永富博士 |
|
|
城市轉化是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轉化城市 服事社區 |
謝安琪博士 |
2013年03月 |
創刊號 |
伯利恆城的以馬內利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非一般的聖地遊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城巿轉化:為教會定位,作為「另一個城巿」 |
鄧達強牧師 |
|
|
從啟示錄反思城市轉化 |
紀治興先生 |
|
|
尋找一個「龐大如城市的神學」柏褀博士的反省 |
陳敏斯博士 |
|
|
轉化城市:從近鄰做起 |
司徒永富博士 |